1. 古籍
  2. 艺境
艺境

宗白华著。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。分“意境”、“流云”两集。“意境”收作者自1920年起发表在报刊上的论艺文章、书信等55篇,论及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、艺术的价值结构、文艺的空灵与充实、意境、诗歌和书法的空间意识等问题;“流云”收作者早年诗作60首,是作者对宇宙、人生的自觉探索和对艺境的哲理性在艺术上的体现。作者认为审美理想是理想的人格,把美与形象、心灵、世界、真善紧密结合在一起。“哲学求真,道德或宗教求善,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‘美’。”美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。美的踪迹要到自然、人生和社会的具体形象中去寻找。指出艺术是人类文化创造生活的一部分,其价值在美。艺术是形式价值(即美的价值)、描象价值(即真的价值和生命的价值)、启示价值(即心灵的价值)这三种主要价值的结合。形、情、景构成了艺术的三层结构。强调意境与人格涵养、禅境表现的关系,揭示中华民族审美过程的意象境界的秘密在于“化景为情,融情于景,境与神会,美在神韵”。艺术境界是人与世界的接触,以宇宙人生为对象,观赏其色相、秩序、节奏、和谐,借以窥见自我的心灵。“空白”是艺术意境的最高表现,是艺术意境的虚空要素所形成的结构。

目录

上编 艺境

前言 《艺境》原序 美学与艺术略谈 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 《三叶集》书信*/致田汉、郭沫若 新诗略谈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恋爱诗的问题/致一岑 乐观的文学/致一岑 《蕙的风》的赞扬者 徐悲鸿与中国绘画 《歌德之认识》附言 歌德之人生启示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哲学与艺术/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略谈艺术的“价值结构”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昙花一现/悼方玮德 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* 论《世说新语》和晋人的美 欢欣的回忆和祝贺/贺郭沫若先生五十生辰 题张茜英画册 凤凰山读画记 团山堡读画记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?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清谈与析理 略论文艺与象征 我和诗 论素描/孙多慈素描集序 艺术与中国社会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美从何处寻? 读《论美》后一些疑问 荷马史诗中突罗亚城的发现者希里曼对中国长城的惊赞 美学的散步 论《游春图》 康德美学思想评述 关于山水诗画的点滴感想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漫话中国美学 艺术形式美二题 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 形与影/罗丹作品学习札记 论《兰亭序》的两封信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* 美学与趣味性* 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 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*

下编 流云